特大杀人伪造矿难骗赔案宣判 现实版盲井案6嫌犯被枪决
矿难骗赔案参与者多来自贫穷地区
2013年3月3日,在昆明神学院读书的四川会理县人鲁亮从学校出走,15天后,他的尸体出现在陕西省白水县宝珍沟煤矿井下。在这期间,他经历了诱骗、控制,下井首日即被谋杀,遇害时还不满16岁。
诈骗团伙以“罗青”之名从矿方拿到了鲁亮的68万“人命钱”。在招待所“说事”分完赃款后,鲁亮的骨灰被倒进马桶里冲走了,骨灰盒则被扔进汉江。
在鲁亮父亲眼中,"孩子平时比较老实,不爱说话"。正是这样的“好人”性格,被诈骗团伙列为“点子”人选,成为被“围猎”的原因。
据山西《政府法制》杂志报道,1996年,在江苏徐州某煤矿工作的潘申宝(陕西省汉阳县人)发现,死于事故的矿工往往由其亲属领取抚恤金,矿主怕事情闹大,多半愿意赔钱了事。
潘申宝返回陕西老家,找到兄弟潘申军、叔伯兄弟潘申权,又拉上同村的好友王从兵“上船”。此后,这个团伙规模不断扩大,分工愈加精细,物色“点子”、冒充“点子”亲属或村干部,成员各司其职。他们所干的“打点子”,就是杀人后伪造矿难骗赔。
1998年,潘申宝团伙、余贵银团伙两起杀人伪造矿难诈赔案件侦破后,舆论哗然。此系列案件也成为小说《神木》的原型,该书后来又被导演李杨搬上荧幕,取名《盲井》。
自上世纪末开始,全国已发生多起类似“盲井”大案,犯罪团伙多则可达数十人,在全国范围内流窜作案,横跨近十个省区市,更有嫌犯在逃亡10年后杀心又起,为拿骗赔钱甚至连亲叔叔都不放过。
标签:
相关阅读

创维光伏:以“用户第一”为出发点 多元模式与产品创新引领行业

不感兴趣

产能翻番,并采用可持续能源减少碳排放 嘉吉河北嘉好粮油举行二期项目落成仪式,聚焦北方市场

不感兴趣

朱各庄派出所深入辖区内部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

不感兴趣

朱各庄派出所开展“护校安园”活动

不感兴趣

造车是一场马拉松 2023长城汽车智慧工厂马拉松5月14日正式开跑

不感兴趣

我区成功开展“4.26”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

不感兴趣

山庄中国皇家酒第二酿造基地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圆满成功!

不感兴趣

中国燃气在深举办二十周年庆 宣布新零售、数字化、绿色能源三大未来布局

不感兴趣

全方位抢先体验北京新X7,确定不考虑下这款品质座驾?

不感兴趣

芝麻官亮相第108届糖酒会,引领罐头新时代

不感兴趣